《灵魂的安放之处》——Sa柔儿
朋友说:“看了你的东西将近八年了,今年开始有些文章我感觉有点看不懂。”
我说:“那是因为我一直在进步。”
以前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我感觉很深,如今随手翻上十来页只觉得自己正在看报,不需要细嚼慢咽。毕竟一眼看过去里面的人物几乎都认识,论点也大多明白,于是旁人嘴中的生涩难懂却成了简单,这就是进步。
小的时候向往大人的世界,不仅觉得他们无所不能,就连力气也比我们这些小人儿大,这些在我眼里成为了一种本事,或许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强者之道。
今天群里有个朋友不过二十出头,也感慨了一下自己的孤独,他说:“我有一种何处觅知音的感觉。”
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钟子期跟伯牙确为知音,唐玄宗精通音律杨贵妃善舞同样如此。
谁不希望灵魂有安放之地呢?
知音难寻,难寻知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