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传销,自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后,一些不法分子顺风跟进,他们打着传销的招牌,招摇撞骗,怂恿被游说的对象交纳高额入会费或认购高昂的假冒伪劣商品,加入到传销队伍中来。在整个传销网络中,真正受益的只是那些处在传销“金字塔”网络顶端的极少数人,绝大部分传销人员不仅没有挣到什么钱,到最后反而血本无归,有的还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日前,中山第一法院集中宣判了六起与传销相关的案件,共判处14人有期徒刑,部分被告人并处罚金。
在梁汉文等十四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非法拘禁案件中,梁汉文、黄洁妹、潘义领等人伙同他人组成恶势力犯罪集团,以销售天津天狮生物发展有限公司产品为名,在不具有任何产品的情况下,在中山市坦洲镇、神湾镇等地进行传销活动,骗取他人财物。该集团自上而下以介绍工作、谈男女朋友等借口,诱骗他人进入传销窝点,搜走并扣押被害人的手机等财物,并对不愿意配合的被害人实施威胁、压制、殴打,迫使被害人留在传销窝点。后通过限制活动范围、安排人员陪同生活、监听电话等方式非法拘禁被害人,逼迫、诱骗被害人上交“购买产品”的费用(人民币2800元为“一套产品”)以加入传销组织。对部分不愿意配合的被害人,通过逼问手机或银行卡的密码等手段强行劫取被害人的财物。同时,各传销窝点的人员之间相互轮换、相互协助控制被害人、收取被害人“购买产品”费用。
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依法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非法拘禁罪,判处梁汉文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判处被告人黄洁妹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判处被告人潘义领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判处其余十一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至六年,并分别处罚金。
至此,该传销团伙先后已有近200人获刑。
传销的危害如此之大
那么我们该怎么辨别传销呢?
传销特点
第一,往往以从事商品、服务推销等经营活动为名,利用急于“发财致富”的心理,编造各种名目的“经营项目”,如“网络倍增”、“消费联盟”等,有的甚至打广告,拉名人做宣传,诱骗他人参加。其与一般的直销活动有明显区别,没有经营许可证、无店铺经营、无退货保障、无退出自由。
第二,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又称“入门费”。所谓“商品”和“服务”,有的具有真实内容,但物非所值,有的仅仅是名义上的,是虚拟的。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其本质是只有在“购买”了一定数量或者金额的“商品”或者“服务”后,才能取得进一步发展其他成员加入传销组织并按照一定比例抽取报酬的资格。
第三,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的依据。在组织结构上都是按照加入的顺序、发展人员的多少、“业绩”大小等因素组成“金字塔”型层级结构。这种机制就诱使传销的参加者不断挖空心思,欺朋骗友地“发展”他人参加,使传销组织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第四,传销活动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其诈骗性。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对参加者进行精神乃至人身控制,诱骗甚至迫使其成员不断发展新成员(下线),以敛取成员缴纳的入门费。传销活动的参加者既是这种诈骗活动的受害者,又是使这种诈骗机制发挥作用的违法者。
总之,识别传销主要看三个特征:一是入门费,加入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二是拉人头,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给付报酬;三是计酬方式,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
传销新变种
随着移动互联网、网络购物、跨境电商等网络概念和营销方式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传销活动。
变种1:金融传销
特点:承诺高收益,引诱投资。这种吸收资金的行为名目常见的有“××金融互助社区”、“××金融互助平台”、“××金融互助理财”、“××慈善金融互助平台”、“××金融互助投资”、“××互助社区”、“××财富互助平台”等。这种行为隐蔽性强,多由境外人员远程操控,投资款往往通过个人银行账户网银转账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转。
现在许多金融诈骗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喧嚣一时,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的群众,编造各种名目,或许以高息、或许以投资入股、或许以高薪职位、或许以发展下线获提成、或假借无效合同等等。作案手段五花八门,被害人眼花缭乱,且受害后不自知,甚至煽动亲朋好友入“圈套”。
变种2:网络传销
特点:利用互联网,打着电商或者微商的旗号,成本较低、发展迅速、骗人不见面。
一些传销分子打着电子商务的旗号进行非法传销活动,“网络营销”、“网络直销”、“网店加盟”及“循环消费”、“满100返100”、“消费增值”、“一边上网娱乐,一边上网赚钱”等宣传十分吸引人。
目前,网络传销发展蔓延快的原因,一是民众趋利心理作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迅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分化加剧,造成不少人心理失衡,浮躁冲动、幻想“一夜暴富”,面对高额利率、投资入股、收益分红、高薪就业等的诱惑,丧失理智,落入“圈套”;二是网络传销传播信息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一些网络传销号称“在家就可创业、穿着睡衣就能挣钱”,鼓动性很强;三是职能部门监管不足。由于各部门在监管上还存在很大漏洞,没有统一的协调机构或机制,问题出现后往往没有及时做出反应,致使涉案范围进一步扩大,导致犯罪行为潜伏周期长,波及被害人更多,影响更大,损失更严重。同时,网上传销的“拉人头”骗局更为隐蔽,发展下线的速度更为迅速,受骗人群更为众多,骗人手段更为多样,可谓是“骗钱不见面”。
变种3:“旅游”传销
特点:打着“旅游直销”、“低价旅游”、“免费旅游”、“边旅游边赚钱”等噱头,通过加手机微信好友的形式发展下线,拉群众入会交费,病毒式传播,速度非常快。
“只需要交少量会员费,便可以免费高端游”、“加入我们就可以免费畅游世界”、“别人旅游都是花钱,我们旅游可以赚钱”、“旅游加创业”.....目前,直销企业和准直销企业中并没有旅游公司,同时,由于目前"旅游"并不在直销许可的产品范围内,短时间旅游公司都不可能成为合法的直销。
变种4:“国家工程”传销
特点:打着“国家扶持”、“有政府背景”、“文化产业”、“精神文明”、“好项目产业大联盟”、“农业发展平台”等旗号,伪造国家机关文件,虚拟公司企业,打着新产业的幌子虚假宣传。
常常以“连锁销售”、“连锁加盟”、“投资开发”、“资本运作”等手段,或者以考察、旅游、加盟、“发展代理”、“建立工作站”等方式从事传销活动。
变种5:“假冒直销企业”传销
特点:直接冒用正规直企的企业名称,开展其他传销活动,或者冒用直企名义,开通微信公众号虚假宣传、通过网络招聘销售人员,还有不法分子利用淘宝网店、微信商铺销售正规直企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假冒产品。
变种6:“假慈善”传销
特点:号称自己有官方背景,打着“慈善救助”、“爱心互助”等幌子,以“做慈善事业,筑和谐家园”、“爱心支助贫困学子”等形式,欺骗善良的群众上当受骗。
变种7:“养老”传销
特点:以“消费养老”、投资养老院等为名,大量发展会员,达到融资敛财的目的。
随着时代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销也开始“多元化”,有的传销是几种类型交叉或者结合的模式,具有更强的迷惑性。同时,传销多采用互联网进行传播,速度快、追查更加困难。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我们也要增强风险意识,擦亮眼睛,警惕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