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个人》——Sa柔儿
夜读荣格,他在文中阐述了许多东方哲学,其中包括了佛教的基本教义:“苦,空,无常,无我。”凡存在皆苦,凡我执都是无常,只有了解非存在“空”与无我以后,才可以使人从这种迷惘中获得解救。
许多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仿佛只要一听到放下,释然,抛却执念这种词汇出现,在他们眼里你这个人就要得到成仙。
佛陀从未说过自己是神,他说自己只是一个觉悟者。我也只是个凡人,只是比一部分人看得开,看得透,看得明白,看得真切。
我不想成仙,因为死得早。
喇嘛库里秀哪说:”只要依附在自我之上的探究依然存在,智慧与解脱皆不可能,生生死死亦永无了期。”同时他也承认“我执”能达到三昧境界,解脱自我的人极少极少……我们也许可以毁灭他一千次,但“我”的意识还是会再度回来。今天你可以砍掉无花果树的枝干,你会发现新芽仍在茁壮成长。”
在我看来,真正的无我,就是“我”,“我”与实相共存,不需要特意否决它的存在。自我不等于自我,非我等于自我,自我等于非我,人的潜在意识里面有一个自我,如果换做自我认定,那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但是这个自我,并不是真的自我,是不对等的,那是自己以为的自己。所以如果未曾明白自己认定的东西并不等于现实时,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师弟认为人生的本质是重复, 七情六欲,日升月落,晴雨四季,近似于人的本性是不变的。而我更倾向于美化词汇,人生的本质是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你现在承受的,是你过去积下的因,你未来承受的,是你现在种下的果,这种因果论源自现实存在的事实,不存在迷信一说。
何为“我”?
认清自己,那就是“我”。